为展现百色美丽风采,彰显“美丽百色”乡村建设成就,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美丽百色·宜居乡村”活动的开展,根据百色市乡村办2017年年度工作计划,决定于2017年12月在百色举办“美丽百色”书画摄影作品展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百色市乡村办
承办单位:百色市图书馆
二、组织机构
成立“美丽百色”书画摄影作品展组委会,全面负责和组织展览的筹备与展出工作。组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乡村办。
组委会成员如下:
黄合新 市政府副秘书长、乡村办主任
主 任:黄上芬 市乡村办主任
韦从克 市社科联主席
副主任:谢昌紧 陈起权 黄文勇 黄如松
成 员:杜建军 农 军 周 纲 卢 华 胡耀南
周信实 林 肯
办公室组成人员:
主 任:黄上芬(兼)
副主任:卢 华
成 员:覃 坚 岑辉铭 姜晓梅 何华飞 陆华艳
三、征稿对象
(一)全市乡村办系统所有人员;
(二)《“美丽百色·宜居乡村”活动指导意见及三个配套文件》所列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的市直各部门(单位)人员;
(三)各县(市、区)活动指导意见及三个配套文件所列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的市直各部门(单位)人员;
(四)百色市书法、美术、摄影专家及相关人士。
四、征(投)稿要求
(一)展览作品数量:参展作品共计划120件,其中书法30件,绘画20件,摄影70件。
(二)作品内容
本次书画摄影展所有作品,以反映“美丽百色”乡村建设成就,展现百色乡村美丽风采为主题内容,包括清洁乡村活动、生态乡村活动、宜居乡村活动的成果展现,突出百色广大乡村的秀丽与神奇,展现各级党政领导对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视与关怀,反映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投入乡村建设的热情与实践,彰显我市各行各业攻坚克难,努力打造宜居乡村,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
(三)作品规格
1.书法绘画作品
(1)规格,统一为竖幅,不用装裱,尺寸6尺整张或6尺对开(草书、篆书等请附释文)
(2)作品背后右下角请用铅笔楷书标注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地址、邮编、电子信箱。
2.摄影作品
所有数码投稿作品一律要求压缩为长边1200像素,文件大小为800kb左右,在每幅作品文件名注明序号,附带参展作品信息表,注明作品标题、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凡经电脑制作,改变原像面貌的作品必需注明清楚。参展组照作品每组算一件,每件组照不超过6幅(须有照片说明及顺序号,作为组照参赛的作品不能再以单幅作品重复投稿)。
(四)明确稿件任务
各县(市、区)乡村办负责组织本县(市、区)的征稿、推荐、投稿等工作。每个县(市、区)选送作品不少于20件,其中书法不少于6件,绘画不少于4件,摄影不少于10件。市直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参与,踊跃供稿。三个专责小组牵头部门各自组织有关单位撰稿投稿并至少选送10件,其中摄影5件。同时,市乡村办组织百色市书法、美术、摄影三个专家组进行专项征稿,各组提供稿件分别是:书法组不少于20件,美术组不少于15件,摄影组不少于50件。
(五)投稿途径与方法
所有参展作品都必须为作者原创作品,在规定时间内送、投到百色市乡村办,由本次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收集。书法绘画作品直接送到市乡村办(百色市右江区城东路市住建委大楼508室),每人可投4件作品;数码投稿的摄影作品,投入电子邮箱:yjjb2017@163.com,每人可投6件作品。所有作品投稿截止日期为:2017年11月20日。
五、评选原则与办法
(一)活动邀请百色市知名书、画、摄影家组成评委会,每组3人。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评选,所有作品由组委会组织评委会进行评选,入选作品每幅每件颁发入展证书。
六、展览时间及地点
拟于2017年12月中下旬在百色市图书馆展出。
七、其他事项
(一)请县(市、区)乡村办和市三个专责小组的部门,认真做好参展作品征集的宣传发动工作,并选送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
(二)书画摄影作品均为近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
(三)所有参展作品作者对其参展作品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负全部法律责任。若参展者剽窃他人作品或因其它原因而导致的法律纠纷,由参展者个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与主办方、承办无关。
(四)所有参展作品及言论权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凡不符合参展要求的作品,承办方有权在未经作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剔除。
(五)凡投稿者均视为认同和遵守本方案关于征稿的各项规定。
附件:“美丽百色”书画摄影作品展主题内容
百色市“美丽百色”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
“美丽百色”书画摄影作品展主题内容
一、书法内容
Δ美丽中国
Δ美丽广西
Δ美丽百色
Δ生态文明
Δ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
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Δ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Δ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Δ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Δ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Δ爱岗敬业劳动致富,精打细算聚财致富,遵纪守法诚信致富,家庭和睦同心致富,邻里互动共同致富
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Δ持续推进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活动,集中开展宜居乡村活动,打造“美丽百色”乡村建设升级版
Δ(赞美与描写自然环境和美丽乡村的古诗古词,如:《游山西村》、《乡村四月》、《村夜》等,请作者自选)
二、美术与摄影内容
1. 乡村新貌
亮丽乡村,特色村屯,朝阳、夕阳下的乡村、美丽示范村
2. 田园风光
美丽原野,绿色田园,五光十色田园,花卉田园、梯田美景
3. 山水景色
依山傍水村庄,山光水色、形影交融,远山近水,雾山水影
4. 整洁村屯
花园式村庄,村道清洁,房屋整洁齐整,错落有致
5. 丰收景象
农民摘果收粮,金色稻田,百里麦浪,猪鸭满栏,粮食满仓
6. 美好生活
民俗文化,年节喜庆,婚嫁习俗,载歌载舞,男女对歌
7. 百姓形象
开心老人,快乐儿童,人物特写,新式农民,致富能人
8. 产业富民
示范基地,农业品牌,农旅结合,产村交融,新农村合作社
9. 服务惠民
村级公共服务地阵,为民服务情景,屯级特色服务点,领导指导工作
10.基础便民
“改厨改厕改圈”示范户,乡村照明,农村最美,最险、最奇公路,群众收看电视场面,乡村垃圾处理终端,乡村文化长廊